首页 >>师资队伍 >> 全体教师名录
全体教师名录

  王浩,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流域水循环基础理论以及水资源配置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研究方向有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流域水循环、水资源经济学等。

一、简况

  王浩,男,1953年8月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水问题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王浩教授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曾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专题各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1项、国家西部行动计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水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等重大国家规划多项,其他省部级咨询项目十余项。近五年先后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课题2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1项;负责多项省部级重点研究和规划项目。

  通过主持上述一系列重大基础研究和规划项目,创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并在该理论指导下,系统建立了水循环及伴生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过程综合模拟与多维调控技术体系。上述理论与方法体系已在国家、流域和区域等多个层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促进我国水资源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一些作用。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需求,在融合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气候学等多学科理论新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模拟、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及需水预测预报技术、基于遥感和气陆耦合模式的土壤墒情预警预报技术、水资源实时调度等多项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气候变化下水与生态安全适应性对策的制定提供了重大支撑。此外,结合我国主要水资源问题及其分区特征,整体提出我国水资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迄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奖1次,其余奖励多次。近年来王浩教授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和荣誉证书,1996年被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评选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2004年被水利部评选为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先进个人”;2004年王浩教授荣获中央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王浩教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王浩院士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09年王浩院士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奉献水利先进个人”。

二、受教育情况

1978.4-1982.7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农田水利,学士

1982.8-1985.3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硕士

1987.8-1989.7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系统工程,博士

1992.7-1992.8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险研究中心水资源专题,访问学者

三、工作经历

1969.9-1973.3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农业工人、班长

1973.4-1976.1黑龙江省安达县城郊公社繁荣大队知识青年

1976.2-1978.3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工人

1978.4-1982.7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本科生

1982.8-1985.3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研究生

1985.4-1987.7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工程师

1987.8-1989.7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生

1989.8-1991.11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副室主任、工程师、高工

1994.6-1997.2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室主任、教授级高工

1997.3-2001.3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2001.4至今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四、主要科研经历

  主持或参与近百项重大科研与规划项目,主持项目经费超过亿元。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仅列10项)

1.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首席科学家,总经费300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项目负责人,总经费500万元,并获滚动资助;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水循环系统演化机制与过程模拟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项目负责人,总经费150万元;

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总经费630万元;

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峡及长江上游特大型梯级枢纽群联合调度技术”,项目负责人,总经费872万元;

6.国家科技基础研究工作专项:“水文学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总经费235万元;

7.国家重大水专项:“松花江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技术及工程示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总经费480万元;

8.水利部基建前期:“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前期工作”,课题负责人,总经费200万元;

9.科技部援疆重大咨询项目:“科技支撑引领新疆跨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负责人,总经费50万元;

10.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三峡工程论证结论阶段性评估水文与防洪专题”,专家组组长,总经费200万元。

  发表论文与出版专著(仅列论文10篇,专著5 部)

1.Wang H, Yang G Y, Jia Y W, et al.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or an ET- based moder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10): 3004-3016.

2.Wang H,Yang G Y, Jia Y W ,et al. Study on consumption efficiency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regional ET structur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 51 (3): 456-468.

3.王浩, 王建华, 秦大庸, 等.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水利学报,2006,17(3):1496-1502.

4.王浩, 严登华, 贾仰文, 等.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水科学进展,2010,21(4):479-489.

5.王浩, 游进军.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历程与进展.水利学报, 2008, 39(10): 1168-1175.

6.王浩, 张双虎, 尹明万, 鄂楠. 能源和环境安全挑战下的我国水能开发战略探讨.天津大学学报,2008,41(9): 1062-1069.

7.王浩, 杨贵羽, 贾仰文, 等.土壤水资源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水利学报, 2006, 25(4):604-613.

8.王浩. 面向生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水利水电技术, 2006, 37(1):9-14.

9.王浩, 王建华, 贾仰文.现代环境下的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水文, 2006, 26(3):18-22.

10.王浩, 仇亚琴, 贾仰文.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3):274-277.

11.王浩, 贾仰文, 王建华, 等. 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